【湘潭日报】从政府“独唱”到社会“大合唱” 看岳塘区如何做实政府购买服务蹚出公共文化发展好路子
2020-11-05 09:19:08          来源:湘潭日报 | 编辑:周冠成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白玉

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展现新时代新农村新风貌;锣鼓喧天戏曲悠扬,精彩节目送到老乡家门口;魅力四射激情对决,广场舞比赛现场一片欢腾;全民微信抢券、公益舞蹈培训、“非遗进校园”,市民“乐在岳塘”嗨翻了天……

近年来,在岳塘区,随着一场场文化大戏、一次次精彩比赛,一顿顿文化大餐、一个个文化品牌的诞生,全区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而这背后,与岳塘区坚持做实政府购买服务,蹚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加、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好路子”分不开。

“改革开放初期,多人共看一本书、全村同看一场电影、一家人围坐听广播看电视,就是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大事和乐事,但现在不同了。”岳塘区文旅广体局局长周钢表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岳塘区处于湘潭市城市中心区,各类优势资源相对集中,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

然而,政府部门人力、财力有限,且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这是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岳塘区46万人民群众打造喜闻乐见,且能真正满足大家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做好做足政府购买服务“文章”显得尤为关键。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很注重经费投入。”周钢介绍,岳塘区目前拥有经营类文化公司近300家、民间文体团队100多个。辖区大型企业、高校数量多,且大多拥有一支或多支素质较高的文艺队伍,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辖区公共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

2016年,岳塘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营,重点在公益电影放映、“周周乐” “三下乡”等惠民演出以及引进“高雅艺术”等专业演出活动中,大力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是岳塘区一块闪亮的文化品牌。成功举办10年来,总投入近400万元。与早些年不同,近两年的“周周乐”活动无论是节目策划、编排,还是舞台呈现、群众评价,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无不得益于岳塘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湘潭广电、韶华剧院等单位达成合作,真正实现让精品更精的目的。精心编排的节目、专业的主持、现代化的舞台设计,今年举行的10余场“周周乐”活动场场爆满,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周钢介绍,以往组织一场“周周乐”活动,需要举全局之力,不仅影响其他工作正常开展,而且由于专业人员不足,活动质量也难如人意。在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后,由专业的文化公司参与策划组织、提供设施设备,既节省了人力,又极大地提升了活动水平。据了解,不止“周周乐”,“阳光娱乐节”、广场舞比赛、趣味运动会、全民阅读活动等,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岳塘区还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向辖区舞蹈、书画、器乐、声乐、跆拳道、摄影等6个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在区文化馆、清水学校、岳塘村等地设公益免费培训点,将其服务延伸到村、社区,定点、定时面向全区群众,举办公益性的长期免费培训班,培养市民艺术素养。

从政府部门“独唱”,到整合社会资源力量“大合唱”,岳塘区通过做实政府购买服务,既减轻了政府的工作压力,又活跃了文化市场,还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改革成效日益彰显,形成了切合实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两年,岳塘区不但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艺节目也在“欢乐潇湘”、历届艺术节活动中取得佳绩,“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荣获省“三湘群星奖”,在全市、全省打造了品牌,形成了影响,成功实现了区域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